牛奶可樂經濟學的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牛奶可樂經濟學的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讀后感1
《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的書名就透出一股子親切感。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是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經濟學的過程中往往倒在冰冷的公式與枯燥的圖表上,于是他想到了一個小妙招:讓學生們尋找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并與課堂上的經濟學理論相結合,寫出一個小論文作為作業。被此書編輯選為中文書名的牛奶可樂(此書原書名為The Economic Naturalist & Microeconomics and Behaviors)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實例: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
想到這個例子的學生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與節省成本有關,方形盒子相對于圓形盒子來說更能節省貨架的空間?蓸放c牛奶的不同之處在于,可樂一般放在開放貨架上,而牛奶一般放置在冷柜里,顯然存儲在冷柜里成本更高,因而牛奶盒子更喜歡采用方盒以節省空間,而開放貨架成本低廉很多,此時比較趁手的圓形瓶子更加受到消費者青睞,因而圓瓶子更為妥帖。
方瓶子還是圓瓶子?這真是個特別小的問題,但卻蘊含著樸素的經濟學原理。精明商家的主動策略和消費者的無意識行為相互影響形成了最終的結果。書中這樣的例子很多:為什么易拉罐不設計成矮胖而是高瘦?這是因為人的眼睛存在橫豎錯覺,相同長度的橫條和豎條看起來豎條更長,因而人會認為高瘦的易拉罐容量更大。
為什么女裝的扣子在左邊而男裝的扣子在右邊?這是因為在歷史上比較昂貴的女性服裝都是由仆人為女主人穿上的,為了方便仆人所以扣子在左邊,而這一特征作為高檔女裝的代表一路沿襲下來。
這些弗蘭克教授精心收集的學生作業,十分鮮活地展現了一個個具體經濟狀況的微觀形貌。這也可以給予我們一些啟發,即在學習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的過程中,選擇一些實例進行深入的理解會對完全掌握這一知識大有裨益。比如我在進行一些儀器的學習過程中,在理論學習部分總是感覺有所欠缺,讀后感。而在實際自己上手操作了儀器之后才覺得完全掌握。陸游有一首詩寫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而事實上不止如此,弗蘭克教授的總結是實踐中的例子比較適應人們用故事來記住一件事的思維模式,而在掌握了整個知識的大腦會反過來加大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以達到更為深層次的領悟。
此外,我覺得《牛奶可樂經濟學》中提到的小的經濟學原理也可以在平常實驗研究的管理方面幫助我們。比如我所在的實驗室里有很多的手套箱用來做一些不適合在空氣環境里做的實驗。按理說,手套箱內的空間應該是更為珍惜的,但是在我的觀察中并不是很多藥品都是用更為節省空間的方瓶子裝。如果以后有專門針對手套箱的藥品,可能才都會設計成圓形的瓶子吧。
讀完全書,我為書中搜集素材的學生們的強大的洞察力驚嘆,更為工業社會里復雜而細密的商業細節贊嘆,他們好像一個個毛細血管,組成了復雜而精確的血液循環系統。而更讓人驚嘆的是,這么復雜的系統卻始終如一地遵守著幾個樸素的經濟學理論。我覺得,可以多讀這樣接地氣的經濟學乃至更多學科的著作,對更為全面認識陌生的領域、事物都有很大的好處。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讀后感2
拜讀了弗蘭克教授的這本《牛奶可樂經濟學》,我感觸很深。
改變習慣思維,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并學會總結。經濟學認為,人是有理性的,通常會以自身利益來權衡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對我們周圍事物的習慣,就不會對事物的存在性和合理性進行思考,不會對事物的表象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其實生活有其自身的魅力,生活中的各種事物背后都蘊含著經濟學道理,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理所當然,只是習慣罷了。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就是這種思維方式影響著我,理所當然的想法是我忽略了探究的意義,看過此書后使我意識到了以前的認識水平有多槽糕,理論與實際脫離的程度有多大,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換個角度思考就會有新見解。
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了解經濟學基礎里面的概念。雖然我學會計,對經濟學也涉及頗多,之前上《西方經濟學》課程時,就學的云里霧里的,連公式、專業名詞都記不住,又談何繼續探究,當考完就覺得一身輕,暗暗發誓再也不碰了。經濟學家的書都是“貴族經濟學”,一大堆表格、公式、怪名詞、英文縮寫。這就讓我們產生的錯覺,認為經濟學很抽象,難以理解且與生活聯系不大!杜D炭蓸方洕鷮W》讓我懂的將抽象的理論用身邊的例子去理解,如此便簡單明了了,在與人溝通時也是同樣的道理,讓對方理解我所表達的意思最快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舉對方熟悉的身邊例子。特別在以后工作中,遇到的人不一定都懂財會專業名詞或術語,用身邊的事例就會使工作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整本書讀下來,不會覺得晦澀,徹底打消了“經濟學”這座大山造成的心理障礙。至少這本書使我明白了“理論來自于生活”這個樸素的道理,向我展示了經濟學的有趣,生動。對于生活中所看到現象的解釋,全書闡述了作者認為最基礎最重要的兩個經濟學概念: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則。機會成本是指為從事某活動而放棄其他事情的'價值;成本效益原則意為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大于額外成本時,才值得這么做,它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么做。這就是開頭問題的答案。
比如: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圈瓶子里賣?
一是因為消費的習慣,可樂圓的適合拿在手上喝。而很少有人拿著牛奶盒子喝,雖然有的配了吸管。二是產品的不同特性,牛奶需要專門裝在冰柜里,運營成本高,如果是圓的,會使得冰柜的利用率降低。而我們在超市看到可樂大多放在開放式貨架上。
這是書上給出的答案,我相信這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可以聯系現實生活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如王老吉、旺仔牛奶,有方的紙包裝,有圓的鋁罐包裝。至于哪種利潤高,我并不清楚,但從隨處能買到的情況看,不同包裝,不同定價的同種飲料在飲料市場都占領一定的份額。我覺得,不管方或圓,更多取決產品定位和市場需求。
由此也說明這本書更多的是喚起了我們思考的熱情和對經濟學的興趣,是從一個例子去學從哪個角度怎么分析,書中還說了很多小事,不要太較真里面的例子,因為作者和我們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有些例子不免無法理解。在以后,我們要運用經濟學來解決問題感受生活的魅力,它不僅對我們的事業有幫助更能優化生活。雖說并非每一個人都是經濟學家,但我們至少可以更積極地用心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讀后感3
我先前看過《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這次在推薦書目中又見到這本書,于是又重新看了一遍,發現里面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我覺得這本書值得一看,并期待大家讀完后,在面對一些問題時,能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找出科學合理的答案,盡管有時答案不盡完美,但一些個維度去思考也不錯。這本書的案例和結論都是從經濟學的原理來展開的,我們可以看下身邊常見現象和事物的經濟學的解釋。正如此書的標題《牛奶可樂經濟學》,牛奶方盒、可樂圓罐等司空見慣的現象中都體現了一定的經濟學原理。
為什么有不少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因為穿校服的要求,限制了學生們自我表達的能力。但它的優點則是減少了學生們在衣著競爭上所投入的貨幣及情感成本。為什么官僚們喜歡使用語焉不詳的句子?是因為某個官僚可能會出于個人利益,把文字寫得稍微模糊一些,從而削弱自己在限制他人行為中所要承擔的責任。出于同樣原因,其他官僚也會這么做,于是言辭模糊曖昧的標準就發生了變化。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完全叫人看不懂的官僚語言最終又成了主流。為什么鯨魚瀕臨滅絕,雞卻沒有繁衍之憂?捕鯨人無法從自我限制中獲益。而世界上大多數的雞都是有主人的。雞和鯨魚都有經濟價值。人們對雞能享有可靠的所有權,但對鯨魚卻不能。
書中類似上述有趣的舉例非常多,綜合看來,基本上都是依據成本收益原則來衡量,從機會成本、沉沒成本、邊際效益遞減、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等角度的思考,來判斷我們的經濟行為是否符合收益最大原則,對于一些行為有指導意義。
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效益大于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么做,我們的業務推動方案其實也是如此,只有為大家安裝了足夠驅動力才能有好的業績表現。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權利是對等的,如實告知、保費、保險保障的關系也是如此。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賺取真正財富的唯一方式,仍然是天賦、勤儉、幸運,再加上艱苦的勞動,我們必須通過不斷努力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財富。
而只有多提問、多思考才能多收獲。如產品的設計既要包含最基本的功能,又要滿足低成本競爭的需求?吹脚D炭蓸啡萜鞑罹,自然地多問幾個“為什么”,就可能會減少我們的經營成本,提高收益!盀槭裁丛诰瓢珊人X,卻又提供免費的花生米呢?”在生活中我們會認為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而因此津津樂道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的錢已經悄悄被商家賺取。酒和花生米是互補的,酒客花生吃的越多,要點的酒自然也就越多,而酒精飲料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這才是花生免費背后的真相。這說明經濟學規律無所不在,要活學會用。
從問題開始,引發讀者思考,然后給予解釋,再找出普遍規律,讓我們收獲知識的同時激發我們延伸思考,還有那些事物是這樣思考并按此規律去運作的?整本書讀完之后會有豁然開朗之感,知道如何用經濟學原理去解釋更多的現象,同時讓我們對周邊事物重新又充滿了探索好奇,用經濟視界去看待這個世界。就如同當初在中學時掌握了一些粗淺的物理定律,就處處留心觀察,努力在身邊去尋求這個定律的運用一樣。
愿大家在閱讀本書后都成為經濟學的“經粉”,了解一些經濟學的原理,提升認知世界的能力、增加感受世界的維度,使策劃和決策更理性、更科學、更符合經濟規律。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讀后感4
牛奶?可樂?經濟學?當你看到這三個名詞,我想,你怎么也不會把它們聯系在一起!超市里的牛奶2.5元一盒,可樂3元一瓶,它們的經濟價值就這么多,想要跟經濟學聯系在一起,無非就是研究它們的生產原料,流程工藝,產品包裝和人力成本。但經過老師的指點,看完《牛奶可樂經濟學》之后才發現:生活處處是經濟!
一、生活處處是經濟。
《牛奶可樂經濟學》,書中提出了100多個問題,全部來自于日常生活經驗,涉及產品設計、供求分析、人際關系、職場風云等等各個方面,比如:“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為什么硬幣上的人像是側面像,而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面像?”“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錢,卻又提供免費花生米?”“為什么女裝的扣子在左邊,男裝的扣子卻總是在右邊?”“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為什么很多餐廳都為飲料提供免費續杯?”“為什么許多超市24小時營業?”“為什么幾乎全新的二手車比真正的新車便宜得多?”“為什么在單行道上,謙讓有時反而會導致效率降低?”類似的問題有很多,這些都來源于生活,而且從經濟學的角度進行了闡釋,這些可愛的問題正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弗蘭克”講授經濟學時,順手收集的學生課堂問題和作業。面對這一個個問題,也許現在的你也在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而你最直接的答案:“這是現實!”而正是這些在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例被其巧妙的引用來闡明那些乏味、枯燥的經濟學原理,使我不由的對該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生活多問幾個“為什么”!
剛開始提出的問題用經濟學的簡單解釋就因為:牛奶用方盒子裝,可樂用圓罐子裝是因為牛奶需要放在冰箱里,方形容器節約存儲空間,可樂用圓瓶子拿在手里更加方便的道理。在不大的金屬上變現正面肖像很難,而在紙幣上印制精細、復雜的正面像可以防偽鈔所有的事物,如果你從理論層面去解讀,就會讓事情變得復雜化,而你運用人們熟知的事例去理解說明,就會讓人一目了然。就如同與人溝通時,要讓對方理解我們所表達意思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使用對方熟悉的事物來舉例,或是利用常見的情況舉例,對方理解起來就會容易許多,我們的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生活中多問幾個“為什么”,能增強我們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生活中許多的小例子都可以用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理解釋清楚。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處理的技巧方式也不盡相同,要想全面的自如應付,就必須對本行業的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徹的領悟。
學習領悟原理的過程,就是將書本知識轉化成自身能力的過程。悟出了原理的同時也就提升了自我的水平和能力。當我們在處理復雜問題的時候,可能往往會被問題的表象所蒙蔽,其實抽絲剝繭,撥開云霧看本質,情況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讓我們隨時都處于思考與收獲之中,不僅對我們的工作有幫助,更能優化我們的生活!
三、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則。
該書中提出的問題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卻相當簡單,全書闡述了作者認為最基礎、最重要的兩個經濟學概念: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則。機會成本是指為從事某活動而放棄其他事情的價值。成本效益原則意為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大于額外成本時,才值得這么做,它是所有經濟學概念的源頭。
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說:“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它們并沒有標準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边@也許正是此書的魅力所在。
回想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可以用它們來解釋:早餐,吃煎餅就要放棄包子,喝豆漿就要放棄米粥。在學校超市買一盒牛奶2.5元,去市區買一盒牛奶2元,但來回車費2元,為了獲得最大收益,付出最低成本只有選擇在學校超市購買,此等事例比比皆是,觸手可得!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讀后感5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比欢F下的經濟學書籍大都晦澀難懂,這就常常使得讀者閱讀時感覺十分頭疼,更不用說“快樂”、“光彩”和“才干”了。但是,今天筆者要推薦的《牛奶可樂經濟學》又確實是一本能給人快樂、光彩和才干的書籍。
這本書通俗易懂,妙趣橫生,雖其所涉經濟學知識并不十分深入,但對于初學經濟學者進一步了解經濟學仍然頗有益處。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教授、著名的博物經濟學家羅伯特·弗蘭克總會在自己的經濟學概論課上給學生布置一篇書面作業:“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你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行為模式中的有趣問題”,借此收集了生活中各種經濟學問題。經過二十多年的收集與整理,便有了《牛奶可樂經濟學》的出版。
不同于其它經濟學家用公式、圖表和專業術語等難于理解的形式寫就的經濟學著作,羅伯特·弗蘭克的《牛奶可樂經濟學》舍棄了那些晦澀難懂的語句以及非專業人士無法理解的圖表公式,而是采用通俗的語言并且列舉各種妙趣橫生的小故事向我們揭開了經濟學的神秘面紗,讓初入經濟學甚至從未學過經濟學的讀者都能夠看懂并產生興趣。
這些小故事無疑都是源自生活并且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雖然其中的很多例子取材于美國,但中國也同樣存在類似的事件和案例,這讓我們讀起來不至于感到陌生或者不知所云。
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所說的“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應用在在這本書里,就可以轉化為“生活中不缺乏經濟現象,而是缺乏應用經濟原理解釋經濟現象的心”。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們司空見慣以至于常常忽視的現象,比如: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錢,卻又提供免費的花生米。為什么很多餐廳都為飲料提供免費續杯。為什么許多超市24小時營業。為什么全新的二手車比真正的新車便宜得多等等。
諸如此類的現象,作者在書中列舉出了不少,這幫助讀者去重新審視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止于此,他還總是會運用經濟學原理向讀者進行解釋,在這一過程中讀者常會不知不覺地獲得掌握并靈活應用經濟學原理的能力。
在這本書中,作者介紹了機會成本概念、成本效益原則、供求定理、產權明晰、信息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等所有學習經濟學的人都必須掌握的一些原理。沒有公式圖表、沒有專業術語,作者以一些睿智的、有趣的小故事巧妙的進行了原理解釋。比如在提到成本效益原則時,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打開冰箱時,冷藏室會亮,冷凍室不會亮?”對此,作者給出了如下解釋:
首先,從成本方面看,不管是在冷凍室還是冷藏室,安一盞打開門就會自動亮的燈,成本差不多是一樣的。這也就是所謂的“固定成本”,它是不隨開關冰箱門次數的多少而發生變化。其次,從收益方面看,冰箱里有一盞燈會讓人們找東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數人打開冷藏室的次數比冷凍室的次數要多得多,顯然,在冷藏室安裝一盞燈的好處更大。所以,既然加裝一盞燈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在冷藏室安燈比在冷凍室安燈更劃算。
當然,成本效益原則也有例外。比如一個收入足夠高的人不僅愿意在冷凍室安燈,甚至還愿意給每一層單獨的冰格安燈。這個小小的例子很明顯能幫助我們理解并記住成本效益原則的重要性,而不至于覺得它枯燥無味。
在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筆者眼里的經濟學似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前的“可惡可恨”成了如今的“可愛可喜”。筆者曾經粗淺地以為,經濟學只有一成不變的概念、各種各樣的圖表和怎么都理不清的一大串數字和公式。而這本書展現的經濟學卻是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著的,充滿著千奇百怪的足以勾起好奇心的小問題和用許多睿智的、有趣的小故事進行解釋的答案。
誠然,這些答案并非都是標準答案,有些可能無法讓讀者真的信服甚至覺得有些牽強,但就是這樣才更加激起讀者對經濟學的探索,鼓勵著讀者親身去尋找一個更好的答案。如陸游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來,經濟學也是一門要歷經實踐去發現或檢驗真理的專業。
蒙田曾說“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而這本書中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妙趣橫生大抵也是這個原因。弗蘭克和他的學生們細心觀察生活,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細節,挖掘其中的經濟學原理,用一個個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的生活事例將經濟學化繁復為精妙,使得這本書成為了想要了解或者學習經濟學的人一個福利。
聯想自身及身邊同學,卻發現大部分同學對生活中的經濟學現象可以說是漠視了,更不要說是探究其背后的經濟學原理。大部分同學并不清楚最近的股市變化,不了解銀行的利率浮動,也不知道今年政府又發布了什么財政決策……細細思考,這也難怪總有同學小小年紀就常常感嘆生活無趣,原來是自身平時觀察的太少,思考的太少。
當然,隨著大家學習經濟學的不斷深入,回首再看這本書會覺得它的理論知識過淺,甚至有些內容會模糊遺忘。但這本書的意義不會讓筆者忘卻,即它給予了一個在面對無垠經濟學草原望而卻步的膽怯求學者以勇氣和希望,讓這個求學者得到了莫大的快樂、光彩以及才干。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4.喝可樂作文范文
5.可樂作文
7.初三作文:可樂
8.可樂小學作文
9.超級可樂車教案